- 新疆丰富交通等旅游元素
- 山宗水源,大美青海!
- 看见丰富的澳门
- 河西走廊河流治理
- 为地域文化注入活力
- 儿童乘车需求增长
“从宏观方面来讲,我们认为未来的酒店应该研究与消费者的连接方式及建设饭店运行的新逻辑。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客户的指引下完成的。所以,每个饭店一定要去优化消费的体验。”在2025中国酒店与餐饮业品牌发展大会上,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君澜集团董事长王建平接受央视网专访时表示。
据悉,2025中国酒店与餐饮业品牌发展大会11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三亚举行,大会以“绿色领跑 数智焕新”为主题,聚焦住宿业品质化、智慧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助力激活服务消费新增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提问:当前,休闲度假已成为拉动服务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者对度假方式与场景体验的需求正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鸣”和“深度参与”,迈入“体验优先”的新阶段。作为长期深耕国内高端度假酒店领域的君澜,近年来在度假产品设计、空间场景营造及沉浸式体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哪些关键性的更新与迭代?
王建平:面对消费诉求的改变,度假饭店的产品、场景、体验将成为核心内涵,而当前市场变化的本质是消费客群代际结构迭代带来的需求升级。消费者选择更趋主观性和理智化,同时也更加强烈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君澜在此研究下打破传统酒店单一场景局限,构建起“食、宿、聚、乐、动”+“X”的多维互动的产品模型,并依据不同的要素构造出不同的场景。不仅如此,“君澜度假”品牌酒店将度假产品与在地文化、时代需求深度绑定,满足消费者对文化沉浸的需求,如宜兴隐龙谷君澜联办的音乐节、王岗坪君澜的徒步探险、武当山君澜联办的国际太极文化节等。在空间场景营造方面,君澜强调“酒店即目的地”,通过打造开放式邻里空间、主题化公区及在地美学设计,实现从封闭客房到社区化场景的突破。例如世贸君澜社区休闲空间的构建,通过多业态的结合如茶寮、市集、多餐饮等,不仅打破酒店的空间概念更是对社群社交节点在丰富,重构人与空间的关系。沉浸式体验创新层面,君澜推出“澜精灵”亲子IP、“君澜大使”“君澜高宴师”等服务,将员工角色从服务者转为体验共创者,并运用数字化工具预售“体验券包”,实现线上线下体验闭环。这些迭代精准回应了消费者对深度参与和文化认同的诉求,为行业提供了本土化高端度假的进化样本。
提问:随着亲子家庭、银发群体、数字游民等细分客群需求日益多元,酒店业态创新正加速向垂直化、场景化演进。面向“十五五”时期,您认为酒店业态创新的核心方向将集中在哪些领域?君澜酒店集团如何通过差异化品牌布局、服务内容升级与运营模式优化,系统性满足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并推动行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王建平:我们认为酒店业态创新将聚焦四大方向:一是客群垂直化,针对银发、亲子、数字游民等细分群体开发专属产品;二是场景生态化,通过“酒店+”融合康养、文创、教育等产业,打造沉浸式主题空间;三是服务数字化,运用AI与大数据实现精准画像、智能客房、无接触服务;四是运营情感化,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鸣,构建社群归属感。
在品牌布局上,君澜以“品”字形品牌结构打通“中国式度假”的全链路。从“真正的度假,在君澜”的君澜度假酒店,到“在商务中休闲,在休闲中商务”的君澜大饭店,最后以追求更高层次精神共鸣的君澜理,实现对需求的全覆盖。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饭店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酒店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的入住率。因此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并最终将他们转化为酒店的忠实客户。不是简单的“堆砌元素”,而是要“讲好故事、玩出花样、引发共鸣”。
在运营模式上,坚持智能化与情感化并行。比如我们推行“员工合伙人”理念,通过稳定团队保障服务温度,以“情感账户”运营提升用户复购率;预售“体验券包”实现线上线下闭环,推动企业从提供高端产品、场景体验向与客户共创高端生活方式转型。此举不仅满足细分客群深度参与的诉求,更通过数字化降本与情感化增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范本。
提问:君澜提出“打卡式复购特色的君澜度假圈”战略,旨在将传统低频的度假消费转化为可持续的客户关系。这一战略落地的关键机制是什么?在整合目的地资源、联动住宿与非房收入业态方面,君澜形成了哪些具有可复制性的经验?
王建平: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完整的“传播闭环”,核心是让“打卡”行为成为一个持续的、裂变式的传播过程,这一路径就是“君澜度假--君澜度假圈--打卡式复购的君澜度假圈”。当前的酒店经营要突破高端酒店盈利困局,需要分析市场竞争的底层逻辑,也就是要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构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在行业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竞争不应局限于“区域内卷”“价格缠斗”“成本压缩”的传统模式,而需聚焦新质供给的研发,围绕主流消费需求,为产品与品类创新寻找精准的消费动机,进而激活市场增量空间。
从流量到留量的闭环设计。一是会员权益的“时空裂变”。我们需要突破传统酒店会员积分兑换逻辑。一定不能让会员只是数值,权益只是口头,“打卡式复购”需要让权益在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裂变,形成“一卡通用、体验互通”的强绑定关系,依托旅游空间的连贯性与互补性,确保消费者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独特的体验与价值。二是产品设计的“高频转化”。将低频、单次的度假消费,转化成高频、多次的互动体验、让所有人都能在合适场景中找到契合的产品。比如我们通过“爱家蜜业”的设计,去表达“生活在别处”的理念。旅游的终极目标,不是让游客看风景,而是让游客感受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我相信“深度自然+本土文化”的度假产品会是未来10年的引领产品。面对深度转型的市场格局,人们对自然和环境认知到达新的高度。“人本回归”应该是“中国式度假”的追求。如何去塑造“人和自然共生”的环境?如何去打造“精致简约生活”的产品和体验?自然的尺度,历史的力量,生活的温度,精神的愉悦,或许是很高的回答。我们要在形式、审美和功能的互动上去找到完美地结合。而企业在此背景下要围绕核心的战略,牢牢守住自己的优势,提高品牌运作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完成从“房费思维”向“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思维”的转型,才能在行业转型中把握增长机遇,持续领跑本土高端度假市场。
正在阅读: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君澜集团董事长王建平:以体验创新破局 构建中国式度假高质量发展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