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地域文化注入活力
- 儿童乘车需求增长
- 《吴兴赋》道尽古今事
- 朝阳熠熠 启航未来
- 走进赣地古村
- 走进好客山东
中转式旅游在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刷屏
“原本只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转的20个小时,却让我意外解锁了一次跨省旅行!”一位旅行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中转经历。她利用这段中转时间,前往临近的河北廊坊,不仅品尝了当地的地道美食“火锅鸡”,还沉浸式体验了“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奇幻演出。这一中转旅行攻略发布之后,收获了上万点赞。2025年春运期间,中转式旅行在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刷屏,成为年轻人眼中“花小钱、多体验”的旅行新方式。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以机票价格为例,相比直飞航班,中转票价格普遍低30%至50%,而且通过空铁联运、支线机场组合等方式可以降低出行成本。从旅行目的地来看,中转式旅游可以“一程多站”,游客在前往最终目的地的途中,选择在中转城市停留,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旅行的目的地数量,还让游客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体验更多元的文化和风景。
比如,前往东南亚的游客可选择在四川成都中转,顺道“打卡”熊猫基地与锦里古街;奔赴欧洲的游客,可选择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中转,沉浸式体验这座沙漠明珠的奢华与神秘。如今,越来越多的旅行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中转城市的宝藏景点,为大众解锁更多旅行新选择。河南郑州、云南昆明、贵州贵阳,正逐渐成为大众青睐的中转旅游城市。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春节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春节后部分热门线路中“跨境返岗”比直飞更划算,年轻游客直接选择提前出境游玩几天,再从境外返岗。中国香港、韩国首尔等城市成为人们假期后半段出游和跨境返岗的热门境外中转地。
途牛定制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种补充选择,中转式旅行近年来逐渐兴起,在年轻客群中更为明显。成都、香港、新加坡是途牛用户比较热衷的中转旅游目的地。“随着中转式旅游的兴起,一些传统的中转枢纽城市,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从单纯的交通中转地升级为兼具旅游休闲功能的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选择中转停留,极大地拓展了旅游市场的边界。”该负责人说。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转式旅游的兴起,反映了游客对旅行体验的多元需求。它打破了传统旅游中“直奔主题”的模式,将中转城市从单纯的过境点转变为值得探索的目的地,让旅途本身也成为旅行体验的一部分。这也反映出当下文旅消费正在从目的地中心化转向旅程场景化。
正是注意到这一消费需求的变化,OTA(在线旅游)平台开始为用户提供更多出行选择。比如,同程旅行通过空空中转、空铁联运等方式,向用户推荐更多出行方案。为满足游客这一消费需求,途牛上线了对应的打包产品,比如,游客在香港中转去印尼巴厘岛,就可以选择平台上包含中转住宿的打包产品。交通行业也迅速响应,积极探索其中蕴含的发展契机。例如,云南民航正在推进国际中转旅客定制式“中转游”“微旅行”项目,有效连接中转城市旅游景点。
中转式旅游也为中转城市带来了客流红利,如何将游客的停留时间转化为消费场景,成为城市文旅发展需要探索的关键课题。尽管中转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中转停留所催生出的包括餐饮、交通、住宿、景区等在内的文旅消费潜力不可忽视。如今,社交平台上旅游博主推荐的中转攻略中,当地美食、人文气息浓郁的博物馆与公园、充满生活特色的农贸市场及老街等成为热门元素,这无疑为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
对此,途牛定制游相关负责人认为,中转式旅行对旅游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定制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契合这一新消费需求,产品设计需要精准依据游客中转时间与兴趣偏好,规划和推荐更具适应性的半日游、一日游产品,让游客能够在短时间内深度体验中转城市的底蕴。在沟通服务层面,旅游企业也需要构建更高效的沟通机制。一旦游客因航班延误等突发状况需调整行程,或者临时增加中转旅行需求,专属客服能够实时响应,迅速重新规划,保障旅行顺畅。
业内专家表示,旅游需求的变化映射出当代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与“松弛感”的双重追求。对行业而言,新的消费需求既带来发展机会,也是服务能力的试金石。在旅游服务行业中,未来,谁能将“中转”转化为“必停”,谁就能在这场文旅消费新浪潮中抢占先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