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一种传承 更多美好
- 逐行天下,骑行英雄
- 探国潮风韵,赏国货华章
- 中国品牌日地方展区探展
- 中国品牌日美好之城探展
5月1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和上海总站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品牌发展大会品牌消费平行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围绕“品牌新赛道 消费新活力”主题,邀请各界代表人物共话未来消费新趋势,助力国民美好生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区域主任任文伟,在会议中分享了:在一个地球理念下,如何从可持续生产转变到可持续消费。
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区域主任 任文伟
危机时刻,“绿色”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概念
任文伟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职责是保护。跳出地球,从太空的视角看地球,才能知道地球的珍贵。1968年,阿波罗8号在月球上拍了地球,人类发现地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星球,但这个美丽的星球也非常脆弱。而这个星球面临最大的压力就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加速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而全球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要解决人类过去这种粗放式的“放牧经济“,转向有一个星球边界约束的“宇宙飞船经济”;在中国,无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还是最近提出的新质生产力,都涵盖了“绿色”这一主题。“绿色”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概念。
任文伟指出,现在地球面临两大危机,一个是气候变化,一个是生物多样性危机。如果不解决这两个危机,很多发展都不可持续,例如: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频度也不断增加、这些极端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都可能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化“守”为“攻”,世界自然基金会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作为一个国际环保组织,1961年成立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早主要保护物种栖息地,这是1.0保护的时代,即为保护而保护。随着对自然保护的认识,WWF发现保护和发展是不可分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很多时候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不良的发展模式导致的。于是WWF来到2.0保护的时代,解决由于不良发展而给自然保护区或物种带来的直接的外部威胁。但在全球化加速,特别是在全球气候背景下的背景下,我们的局部保护已经不起太大作用了,经常是赢得一个一个的战斗,但输掉了整个战争。在这种情况下,WWF来到了3.0保护的时代,即在一个地球的边界下去,调整完善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包括生产、消费、金融、治理等。
任文伟表示,自己过去在大学里做生态保护研究,天天是跟自然打交道,但到了WWF之后,却发现自己更多不是跟自然打交道,而是跟人打交道,做了这么多年保护,最后发现,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是在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即改变企业的生产行为、公众的消费行为、政府治理模式和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
在这个理念下,WWF保护的模式在发生变化,30年前,其80-90%的力量在做纯粹的自然资源保护,30年后最终决定化“守”为“攻”,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如跟企业合作,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生产效率;跟公众进行互动,推动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因为绿色消费可以推动绿色生产;同金融机构合作,引导资金的流向绿色环保产业;同时也与各级政府合作,推动自然资源的更公平合理的管理,建立“公众-企业-政府”不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规范生产,共建中国“生态文明”
如何来制定一个更好的生产标准,或者更好地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非常重要。例如很多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土地资源来支撑,由于地球上土地资源有限,这些生产大宗农产品对土地的需求也必然对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带来压力。以大豆、棕榈油为例,除了直接消费这个商品之外,其实我们的许多消费品中都隐含的这两种商品,如大豆是许多饲料添加剂,棕榈油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及化妆品行业,其生产中都对环境有大量的影响。如何规范企业生产过程,制定一个对环境友好的标准至关重要。
去年,欧盟已经出台了《可持续产品的生态设计法案》,基于法案,未来会出台一些数字产品的“护照”,产品出口到欧盟时,“护照”里可能会涉及到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气候能源的标签。任文伟认为,现在中国的品牌和企业,在未来跟全球对接或“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ESG相关的信息。
(引自:Source: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2014; UNDP, 2013)
从这张图横坐标是人类的发展指数,纵坐标是人类的生态足迹。在不同的国家的发展阶段,发展指数越高,意味着经济水平越高,生态足迹越大。他表示,希望未来在绿色的空间里,有高人类发展指数,低生态的足迹途径。任文伟呼吁品牌、消费者和政府一起推动可持续发展,既能保护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也能实现金山银山价值,让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